听过去的故事
2020-04-15 09:04:57 来源:巴中农商银行 作者: 向涛 点击数:
“唉!相伴几十年的房子就要拆了,还真有点舍不得嘞。”龙背支行的赵光学有些感叹。同事立即给他解释,推进网点标准化建设,是巴中农商银行的战略发展规划,是提升四川农信社会形象的重要方式。
赵光学,大家都叫他赵叔。1978年参加农信工作,在农信社干了一辈子,也有幸见证了农信史上一幕幕精彩的改革发展大戏。
“当初这个房子是几个同事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大伙儿流了不少汗,也吃了不少苦,不是可惜房子,而是感慨人世太匆忙了。”赵叔回忆起当初的事情,恍若发生在昨天一般。1979年5月,龙背信用社土坯房破旧的无法住人,开始计划新建房子。当时社内就三个人,一个主任,一个会计,一个出纳。主任姓钟,会计姓廖,赵叔担任出纳。上班期间,三个人在一张八斗桌上办公,办理业务全凭手工操作。下班后,三个人主动协助工人建房,搬砖头、砸碎石、背瓦片、调石灰……为替单位节省开支,凡是能上手的活,他们全都亲力亲为,不叫苦也不喊累。
1980年2月,一楼一底117平米的砖木结构新房子落成,一度成了街上最豪华的房子,在当地引发了广泛关注。赵叔说想到房子要拆了,心里涌动出难以名状的悲伤。
如今,40年过去了,当年的“最豪华”也变成了“最破旧”,但它仍是老一辈农信人精打细算、节约开支、勤俭办社的理念的见证,它目睹了龙背信用社由5万元存贷规模到今天14300万元的发展历程,一代农信人艰苦奋斗的故事仍在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
龙背乡,位于巴州区南边缘,产业基础薄弱,与外部市场对接难,无法发挥有限的资源优势,脱贫攻坚任务异常繁重。面对这一困境,龙背支行主动挂包贫困农户,积极开展驻村帮扶。
“以前我们上班,实行“支农包队”政策。一般逢场天在信用社,冷场天就下乡到生产队。一来帮队里匡算资金,二来帮村民干点农活。”赵叔回忆说:“特别是‘大战红五月’时,几乎天天都在下乡。我们还只是负责本生产队,钟主任却是把每村每队走了个遍,老百姓开玩笑说村里的狗都不会咬他了。”
“信用社跟老百姓的关系非常好,我们下乡带着干粮,老乡们还不乐意。若赶不上吃饭,会特意煮一碗面,碗底下藏个鸡蛋,这就是感情。现在啊,下乡次数少了,感情也淡了。”赵叔说起有些黯然。“赵叔,省农信联社已经明确了开展‘走千访万’活动,巴中农商银行正在全力抓贯彻落实,我们的根在农村,我们永远都记得。”我极力安慰他。是啊,那时候条件艰苦,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每天都是靠步行,背着挎包,风吹日晒,翻山越岭,走村入户,上门为群众服务。如今,60多年过去了,我们服务“三农”的宗旨没有变,我们“助农”“为农”“便农”的立场没有变,老一辈农信人靠着那股子坚韧的精神始终默默坚守在一线,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所挚爱的农信事业。身处脱贫攻坚的大战场,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我们仍有大显身手的“擂台”,我们将把“背包银行”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小李是龙背支行最年轻的员工,2017年9月参加农信工作。根据“老带新”的传统,赵叔和小李成了师徒。赵叔说,老同志要毫无保留地教年轻人,把更多的期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让他们托起“智慧银行”的未来。
小李说在赵叔那学会了很多,不仅仅是业务上的技巧,更多是对老百姓的情怀,农信人的信念和操守。小李至今仍记得赵叔给他上的第一堂课:“既然做了农信人,就要把工作做好,更要把人做好。做本分人,一步一个脚印,千万莫乱伸手。”薪火相传,这些正是四十年前赵叔刚参加工作时钟主任对他说的话,他记了一辈子也坚守了一辈子。
赵叔说:“当年和我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很多已经失去了联系。”是啊,时光像吱吱燃烧的香烟,最后握在自己手里的,只剩那一截小小滤嘴,唯有浓如烟雾的农信情,和那逝去了的故事,却永远飘荡在心头。
六十年不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它转瞬即逝;六十年不短,它流逝的是一代又一代农信人的青春岁月。老一辈农信人孜孜不倦、乐于奉献,谱写了一曲曲默默奋斗和奉献的乐章,让农村信用社历经风雨后,逐渐由小到大、从弱到强,铸就了今天的辉煌。如今,我们接过接力棒,以崭新的姿势书写着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听过去的故事,传承不变的农信精神。
责任编辑:阿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