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农信资讯 > 媒体报道

大凉山上的扶贫故事!看这家农商银行为彝族百姓建起抵御贫困的壁垒

2019-11-15 10:05:13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导  读

仅靠一条悬挂在峭壁上的藤梯通向外界,让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的“悬崖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仍鲜为人知的是,“悬崖村”在被外界知晓以前,凉山农商银行已经给予了其十年的信贷帮扶。
作为我国“贫中之贫”的“三州三区”之一,凉山州的扶贫工作尤其艰巨。截止到目前,凉山农商银行的291个机构网点已经发放了128948笔,总金额近64亿元的精准扶贫贷款,其总额在当地所有金融机构中的占比达到了71.97%,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超过17亿元。2200余名员工翻山越岭,扶贫贷款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一笔一笔地查,一笔一笔地放,确保信贷扶贫资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作  者丨中华合作时报记者 吕国旺

 

 

 

 

“民生工程”福泽火普新村

 

 

 

 

 

 

 

 

 

 

 

 

 

让每个贫困户获得匹配的信贷服务

精准扶贫重在一个“准”字。对此,凉山农商银行下了一番硬功夫。该行借助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消除贫困户申请贷款的后顾之忧。

起初,贫困户在申请贷款之前,繁琐的申请流程和严苛的准入条件就让他们犯了难。为了简化贷款流程,降低准入条件,该行创新推出了扶贫小贷“5221”及“两免一补”政策。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评级授信的工作中,针对贫困户的诚信度、家庭劳动力、家庭劳动技能、上年度人均纯收入四个维度做出评估,分别赋予50%、20%、20%、10%的权重,并给予“免抵押、免担保,财政扶贫贴息”的优惠政策。

而对于因客观原因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产生不良信用记录,但仍有生产经营能力和致富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般农户、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等农村经济主体,该行专门出台了《农村信用救助工作实施方案》,并将这个群体纳入救助对象,给予其适当放宽信贷准入条件、合理调整贷款期限、实行差别化信贷管理、执行贷款利率优惠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此外,该行先后向人民银行争取了总计7.1亿元的支农再贷款和15.4亿元的扶贫再贷款,大幅度降低了贫困户的融资成本。

在扶贫产品方面,该行在原有的“扶贫小贷”“妇女创业贷”“生源地助学贷”“返乡农民工创业贷”等信贷产品的基础上,又根据凉山州彝族文化特点,创新推出了“彝家新居按揭贷”“彝家脱贫产业贷”“党员扶贫快车贷”“摩梭家园贷”等16款新型信贷产品。多样化、定制化的信贷产品,让不同情况、不同需求的贫困农户都能获得匹配的信贷服务。

“发展工程”推动乡村振兴

 

 

 

 

 

 

 

 

 

 

<p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大凉山彝区有一首民歌,叫做“阿杰鲁”(不要怕)。正如歌里所唱的那样,凉山农商银行为彝区贫困百姓建起了一道抵御贫困的壁垒,让他们“阿杰鲁”。这家扎根大凉山的本土银行,正一步一个脚印地陪伴着彝区贫困百姓,向全面脱贫摘帽的伟大目标迈进。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