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农信资讯 > 行社动态

精准发力 科学施策扶真贫——北川农信联社以手机银行为抓手助力脱贫攻坚

2020-07-08 08:37:35    来源:   作者:王书伦  点击数:

“以前给工人发工资,取钱来回至少要两个多小时。现在好了,不论在哪里,只要手机有信号,一点就可以搞定。”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镇一林场负责人朱某某最近爱上了手机银行,逢人就夸北川农信联社好。

作为当地的金融主力军银行,近年来,北川农信联社以“蜀信e”手机银行为抓手,实现了金融服务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将金融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解决了山区群众办理银行业务困难的难题,谱写了助力脱贫攻坚新篇章。

 

给力

银政携手

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

 

往下,大山深沟;往上,崇山峻岭。

这是北川县不少乡镇的真实写照。由于地质条件较差、自然灾害频繁、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等原因,贫困始终困扰着当地百姓。条件差、底子薄,北川脱贫攻坚战,注定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如何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扶贫路子?北川农信联社另辟蹊径,依托“组织力+金融力”,以“双基共建”(即农村支部和农信支部融合共建)为切入点,开展“农信脱贫直通车”活动,先试点再全面推广,探索破解了金融扶贫的“死结”。

“我们先后成立由熟悉村民情况的村组干部和农信村官联合组成的贷款评级授信小组,制定‘五优先、三不贷’信贷政策,对辖内村民开展整村(社区)授信,做到贷款授信全覆盖。”北川农信联社负责人介绍。

截至2019年12月末,全县城乡户籍84139户中授信73677户,授信金额63.58亿元,授信面达87.56%。

 

助力

手机银行

金融活水“贷”动产业发展

 

北川县小坝镇晨溪村的黄大爷今年60岁,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钉子户”。把这块“硬骨头”啃下去,以后的扶贫工作才更好开展。北川农信联社在听闻黄大爷赊账种了1亩多黄连苗后,按照扶贫贷款政策,现场给他放款3000元,将黄大爷赊欠的黄连苗钱支付给了农户,这1亩多的黄连,按照最低200斤的产量和去年黄连市场价,卖出后可收入14000元,足以偿还贷款及再扩大种植,现在黄大爷的日子逐渐好转,整个人都变了样。

不止黄大爷,该社创新“扶贫再贷款+E贷通”,运用央行期限长、利率低的扶贫再贷款2亿元,支持辖内农户线上办理小额信用贷款18.1万笔35.7亿元。

该社对小额信用贷款制定“一次授信、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信用监测、动态调整”原则,鼓励村民使用手机银行办理业务,减少融资成本。

 

合力

线上线下发力

移动支付开启智慧生活

 

客户赖某某是北川县曲山镇养殖户,2月4日,他主动电话联系曲山信用社包片客户经理,表示急需用钱。原来,他在家里隔离,但养殖饲料需要尽快打款预定,资金周转出现难题。客户经理说:“赖哥,把手机准备好,您的困难由我来解决”。一部手机就能搞定?赖某某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照着操作步骤,申请、拍摄、远程上传……5万元信用贷款很快到账。

北川农信联社采用手把手教村民使用手机银行和布放自助金融机具等方式,让山区百姓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

近年来,北川农信联社先后荣获绵阳市第二届“脱贫达人”贡献奖、四川省“发挥金融合力,助推脱贫攻坚”金融精准扶贫劳动竞赛先进集体,还在第九届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评选活动中荣获“全国农村金融优秀党建创新机构”。

如今,行走在北川乡村,村村寨寨,一路风景一路情,美丽的乡村见证了美丽的北川农信联社。

(北川农信联社 王书伦)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