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滞销,别怕!农商行烘焙房硬核援手,给力!
2020-04-09 16:02:52 来源: 作者: 点击数:1442
兴隆村位于简阳市安乐乡,是四川农信简阳农商银行对口帮扶的贫困村,羊肚菌是兴隆村脱贫产业之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羊肚菌出现了滞销问题,往年稳定出口法国、德国的羊肚菌一时无人问津。面对滞销难题,兴隆村驻村书记和种植贫困户承受巨大压力,销路在哪里?销售不出去的羊肚菌如何保存?贫困户如何实现增收?2020年如何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村民采摘羊肚菌
丰收喜悦遇见产品滞销,
贫困户的“冰”“火”两重天
春节前后,正是羊肚菌丰收的季节,特别是今年,随着技术的成熟、规模的扩大,羊肚菌质量和产量较往年更好,预计产量将达到30000斤,贫困户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期盼可以在2020年摘下贫困户的帽子。但天不隧人愿,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四川省和全国多数地方启动了疫情防控I级应急响应,各乡镇、乡村之间采取封村措施,交通阻断,物流停运,不少农户面临“卖菜难”,羊肚菌种植户也心急如焚。“王总,我们村羊肚菌上新了,价格公道,你们广东那边要货不……”贫困户秦小莉每天几十个电话,等来的都是拒绝。羊肚菌的出菌时间集中在春节前后,且不易保存,如果在短时间内不采收和售卖,这种娇贵的菌子品质就会大打折扣,不仅卖不起好价钱,还可能全部坏在村里,贫困户一年的辛劳就指望羊肚菌,怎么办?兴隆村驻村书记罗霄面对羊肚菌滞销也是一筹莫展。
烘焙机烘焙羊肚菌
拨开“乌云”见“晴日”,
烘焙房解决大难题
眼看采摘的新鲜羊肚菌就快放坏了,兴隆村驻村书记罗霄灵机一动,往年广东的经售商收购新鲜羊肚菌之后,都是通过烘焙深加工后再销售到国外,既然广东的经销商不收购,羊肚菌种植户可以自己动手烘焙、包装之后再销售,那岂不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在兴隆村种植之初,由于规模较小和资金有限,销售渠道相对稳定,兴隆村没有建立烘焙房。2019年,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简阳农商银行考虑到兴隆村羊肚菌销售渠道的单一性问题,捐赠资金35000元为兴隆村修建了烘焙房,并购置2台烘焙机,每台机器一次可以烘干羊肚菌1200斤,已经采摘下来的3000斤羊肚菌仅用一天时间即可全部烘干包装完毕,未采摘的30000余斤羊肚菌也陆续采摘烘干。在外销受阻的大背景下,罗霄将销售重点放在了国内市场,他在网上收集了很多外省经销商的电话,开始尝试着“毛遂自荐”干羊肚菌,一个个跨省推销电话让兴隆村的羊肚菌种植户们拿到了订单,原本滞销的30000斤羊肚菌全部找到了卖家。烘焙房解决了羊肚菌滞销大难题,贫困户秦小莉等人内心的“乌云”也随之散去,悬在罗霄心上的石头终于落了下去。截至2月24日,兴隆村羊肚菌售罄,销量达3.2万斤,销售额突破150万元。
羊肚菌丰收,村民喜于言表
兴隆村的羊肚菌产业要从2017年说起。当年,简阳农商银行运用自身资源,带领兴隆村贫困户考察、学习、发展起了羊肚菌种植,从产业引进、发展资金、产品销售上给予了“一条龙”帮扶。经过两年的实地考察、基地实习、专家指导及试点种植,率先试水的四名贫困户在技术上积累了经验、收入上尝到了甜头、种植上初见了成效。2019年,在简阳农商银行67万信贷资金的支持下,兴隆村趁热打铁,将羊肚菌种植规模扩大到120亩,为村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送去了“及时雨”。经过几年努力,羊肚菌种植规模由5亩发展至120亩,产量由600余斤发展至30000余斤,销售额从33万元增长至150万元,脱贫致富的贫困户也由4户增加至40余户。
自对口帮扶以来,简阳农商银行按照省联社决策部署,坚持推动贫困户由“输血”脱贫向“造血”脱贫转变,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文/刘珂情 王婷)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