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农信资讯 > 媒体报道

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 ——四川农信“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的实践

2021-05-12 18:17:32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2月25日,在京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大会总结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构建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

“五级书记抓扶贫。”这也是四川农信助力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

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市(州)办事处党委书记、县(市)行社党委书记、乡(镇)信用社支部书记以及驻村第一书记,形成四川农信“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的格局,为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贡献四川农信方案,充分彰显了农村金融、地方金融、普惠金融主力军银行的责任与担当。

至2020年末,四川农信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1285亿元,其中扶贫小额信用贷款270亿元、余额占全省同业的87%;结对帮扶贫困村226个,捐赠资金物资9000余万元,协调各类资金1.96亿元;连续六年获省委、省政府表彰,累计177人次获先进个人表彰。
 

坚定站位,强力推进——

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省农信联社党委高举鲜红的党旗,发挥全省农信系统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全系统干部员工坚定不移地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四川农信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一户一人。

党中央提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省委、省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省农信联社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始终把金融精准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始终发挥“五级书记”的引领作用,始终把党建力量挺在脱贫攻坚战最前线,积极践行“四川农信,四川人民自己的银行”的责任与担当。

对国之大者,四川农信“五级书记”做到心中有数,胸怀担当共筑脱贫攻坚大格局。

——筑大格局,在周密部署。

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全力打赢脱贫攻坚翻身仗,关键在于认真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

省农信联社党委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把手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和“五级书记抓扶贫”要求牢记于心、贯彻于行,构建起全省农信系统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联动工作机制,在全系统形成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生动局面: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对脱贫攻坚负总责,各市(州)办事处党委书记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各县(市)行社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各乡(镇)信用社支部书记发挥基层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各驻村第一书记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

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省农信联社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始终扛起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坚决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不断强化各级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带领4万干部员工脚踏实地把四川农信金融精准扶贫的既定行动纲领、战略目标、工作蓝图变为现实,让鲜红的党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

“我们将金融精准扶贫工程作为强基固本‘六大工程’之一,纳入四川农信‘1234567’治行兴社基本方略,从战略高度定位精准扶贫、推动精准扶贫。”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艾毓斌既高瞻远瞩,又真抓实干,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

——筑大格局,在机制完备。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五项机制”构筑起四川农信金融精准扶贫的“四梁八柱”,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持续激发。

省农信联社党委认真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要求。按年下发金融精准扶贫专项实施方案,8年来先后出台《金融精准扶贫专项实施方案》《深度贫困县金融精准扶贫专项实施方案》等20余个政策文件,建立起上下联动、规划部署、督导考核、廉洁办贷、风险防控“五项机制”。召开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会议,党委班子开展现场督导,8年来先后召开工作部署会、现场推进会等各类会议60余次。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总攻号令。

省农信联社党委积极做好脱贫攻坚期间疫情防控“加试题”。在省委、省政府指导下,连续出台《关于统筹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等10余个政策文件,为防止已脱贫群众因疫情返贫,专项建立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全力支持稳岗拓岗、复工复产、春耕备耕。2020年累计投放“稳保贷”等各类贷款2295亿元,同比多投放344亿元,始终与贫困群众同风雨、共奋进、齐奔康。

——筑大格局,在作风硬朗。

在省农信联社党委的带领下,全省农信系统“一盘棋”,“五级书记”坚持过硬作风,不折不扣、持续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组建起四川农信脱贫攻坚的“最强铁军”。

一组数字。8年来,省农信联社党委累计召开精准扶贫专题党委会20余次,率队到对口帮扶县、定点联系村及联系户开展脱贫攻坚实地调研、走访慰问150余次,与13个市(州)政府签署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频繁互动的背后,是四川农信金融精准扶贫的力度、广度和深度。

一个例证。绵阳办事处党委书记历经多月调研论证,切实整合全市9家行社在资金、人才、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助力全市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5.9%下降为0,提前一年完成全域减贫任务。

一个侧影。若尔盖信用社党总支书记发扬“缺氧不缺干劲、艰苦不怕吃苦”精神,主动承担全县100%的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信贷支持任务,累计发放牧民定居贷款2亿余元,支持5万余名牧民告别千年“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一个细节。金江农商行横江支行支部书记雷雄,每天头顶烈日在乡间小路行走超6小时,喝藿香正气液4到5支,对柏林村386户农户全部建立经济档案,评级授信1305万元,其中贫困户67户、201万元。

一份荣誉。省农信联社个人业务部获全省“2019-2020年度金融精准扶贫劳动竞赛先进集体”称号;广安会龙村第一书记邹招平,获省委、省政府“2019年优秀驻村工作队员”表彰;阆中岳林垭村第一书记蔡小平,驻村故事《大山深处的坚守》在学习强国平台发布……

初心不忘,使命召唤。四川农信“五级书记”,将全系统2.3万名党员、4万名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汇聚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
 

创新引领,精准施策——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敢于创新、善于变革,各市(州)办事处党委书记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把省农信联社党委拟订的“战略图”转化为“施工图”“路线图”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总结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其中就包括“精准务实、开拓创新”。

各市(州)办事处党委书记秉承省农信联社党委“强基固本、开拓创新、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在金融精准扶贫实践中敢于担当、善于谋划、勇于创新,把金融扶贫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聚焦最困难的地方、紧盯最困难的人群、扭住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四川农信“五级书记”不断创新探索,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推向深入。

——“整村授信”推进模式。

索玛花开,寄托着彝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凉山农商行党委时刻牵挂着当地群众的脱贫心愿,创新提出“整村推进”思路,将辖内各县按区域经济特征分为三类地区,每类地区客户分为三个等级,实行差异化授信,拉开了四川农信“精准扶贫+整村授信”的序幕。

在“五级书记”带领下,四川农信4万干部员工“走千村,访万户”开展“整村授信”。100%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评级授信,100%满足授信贫困户有效信贷需求,符合条件的行政村自助机具100%覆盖,做到户户有档有卡有授信额,村村有机有点有联络员,乡乡(镇镇)有大户、有农场、有专合社,县县有龙头、有基地、有产业群。

——“政银”联动模式。

“充分发挥农信社点多面广、资金融通便捷等优势,形成政银合力推动巴中乡村振兴战略新格局。”在巴中办事处与通江县政府的乡村振兴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巴中办事处党委书记如是说。

“政银”联动是“财政增效、农担增信、银行增贷”的有效路径:贷款投放上,政府助力投放;贷后管理上,财政对贷款贴息;风险分担上,政府统筹财政资金设立分险基金,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险,同时引入政策性农担公司,增信分险,支持扶贫产业发展。

在省农信联社党委的带动下,各市(州)办事处党委因时制宜,分别与72个区县政府签署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强化资源共享和业务合作,共同培育扶贫项目,这是四川农信探索“政银”联动模式的一个缩影。

——“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惠农模式。

手机对准存取款一体机上的二维码,10秒钟不到便完成扫码取款。“现在我们随身都不带银行卡了。”眉山东坡区岳营村村民罗军说,自己打算发展果园种植,“村里的金融服务联络员一听说,马上给我制定了贷款计划,还为我联系了农技专家亲临指导。”

东坡区岳营村、彭山区果园村是眉山办事处党委首批布设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由原便民金融服务点升级改造而成,可提供集金融、电商、宣传和政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与农资公司合作,试点“农资线上销售”业务,在金融服务站提供肥料展示和宣传销售服务,极大方便了当地农户。

从2018年雅安银木村开始,至2020年末,四川农信累计打造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点)4.2万个,乡镇覆盖率达91%,行政村覆盖率达88%,发展金融服务联络员3.7万余名,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金融“活水”流淌万乡千村。

——“双基共建”活动模式。

“从申请到拿钱,不用出村就能全部办完。”德阳市罗江区黄荆村便民服务室焕然一新,新增的村级信贷服务工作室,贷款种类、对象、条件和程序以及信贷服务人员姓名、照片、联系方式、工作职责等内容,详细展示在墙上……

自2016年起,德阳办事处与德阳市委组织部创新开展“双基共建奔康快车”活动,累计覆盖119个乡镇、1649个行政村(社区),授信71万户、417亿元,授信面达到100%,充分发挥了“党建+金融”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核心作用。

省农信联社党委将此模式在全省广泛推广,坚持把“支部建在网点上”,积极探索“党建+村镇、社区、企业、专合组织”“支部+贫困村”“党员+贫困户”等“双基共建”模式,筑牢党建根基,助推脱贫攻坚。目前共建立“双基共建”示范点73个,选派“金融村官”3928名,投入1496万元帮助联系村修建村党群服务中心54个。
 

绣花”功夫,精准滴管——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行社党委书记、各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切实肩负脱贫攻坚战中“主攻手”使命,切实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焦目标标准,下足“绣花”功夫,确保扶贫产品含“金”量十足(小标题)

做好精准扶贫工作,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四川农信各县(市)行社党委书记始终坚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的扶贫理念,强调把“输血”变“造血”,致力于建立稳定长效的脱贫机制。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改变的不仅是理念,更是方法和路径。各乡(镇)信用社支部书记及驻村第一书记始终坚持精准施策,打好产品组合拳,端出一揽子解决方案。

——结对帮扶圆了“幸福梦”。

“搬进新家还适应吗?”“现在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这是平昌县柏杨村驻村第一书记深入结对帮扶贫困村调研中最寻常的一次对话。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四川农信深入开展“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带领大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已是最常见的景象。

“硬抽人、抽硬人”,把“最能打仗的人”派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各行社党委积极派遣优秀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以“第一书记+贫困户”模式深入帮扶。至2020年末,累计结对帮扶贫困村226个、选派第一书记及驻村干部280人、捐赠资金物资9000余万元、协调各类资金1.9亿元。同时指导贫困村培养党员1035人,培养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头人544人,培训党员和村组干部2.1万人次,留下“不走的工作队”。

——产业扶贫贷款圆了“脱贫梦”。

“用不到1个月的时间,第二条生猪养殖生产线就完工了,每年可新增出栏1000头肥猪。”珙县友财养殖专合社负责人黄定文感慨地说,“多亏农商行给我批的30万元贷款!”珙县农商行创新推出“金猪贷”,助推扶贫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入选中国“2018-2019年普惠金融产品”案例……

筠连农商行“好牛贷”、安岳农商行“柠檬贷”……各行社党委持续推广“扶贫(支农)再贷款+产业扶贫贷款”模式,积极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深入推进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有力促进扶贫产业发展。至2020年末,四川农信累计发放产业扶贫贷款669亿元,余额273亿元,惠及贫困人口20万余人。

——生源地助学贷款圆了“上学梦”。

“扶贫先扶智。”泸州农商行党委始终坚信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7年前,纳溪区护国镇寒门学子高杰,在泸州农商行办理了助学贷款,开启了追梦人生。2020年9月开学前,他拿到了清华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再次来到泸州农商行办理助学贷款,激动地连声道谢。

多年来,四川农信面向贫困家庭就读高校学生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通过线上办理实现“一站式”办贷。至2020年末,累计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2.18亿元,帮助35万贫困大学生圆梦。

——电商平台圆了“致富梦”。

2020年,受疫情影响,阆中五龙村的樱桃小番茄销售受阻,脱贫农户面临返贫风险。阆中农商行党委立即组织专人举办消费扶贫活动,在“蜀信e·惠生活”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共销售小番茄5000余斤,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

在“蜀信e·惠生活”电商平台设立“精准扶贫”专区,帮助贫困农户及时将农副产品转化为收入,这是省农信联社党委紧跟数字时代的又一创新举措。近年来,四川农信已通过6场直播带货、110期精准扶贫团购活动,帮助1100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5000余户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120万余斤,助农增收1800余万元。

脱贫的梦,小康的梦,四川农信“五级书记”帮千千万万贫困老乡追梦、圆梦!
 

聚焦重点,攻克深贫——

凉山是影响全省乃至全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关键因素。从省联社党委书记,到特口甲谷乡益补洛乌村第一书记,“五级书记”始终聚焦我省深度贫困地区,加大政策倾斜和投入力度,亲力亲为,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誓不还

2017年8月,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吹响攻克深贫堡垒的冲锋号。四川省出台《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意见》,编制《三年实施方案》,构建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攻坚政策体系。

闻令而动。省农信联社党委及时制发《深度贫困县金融精准扶贫专项实施方案》《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全省农信系统聚焦深度贫困县、乡、村金融服务薄弱环节,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持续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力度。

对四川而言,凉山州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是名副其实的“硬骨头”。2020年,在脱贫攻坚最要紧最吃紧的关头,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艾毓斌日夜兼程赶赴凉山,在3天内走遍了四川最后摘帽的7个贫困县。其他党委班子成员也先后遍访挂联帮扶点,带项目、带资金助力脱贫攻坚。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四川农信“五级书记”凝心聚力、不胜不休,兑现“军令状”,助力四川彻底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提升信用环境战深贫。

“信用家支,瓦几瓦。”凉山农商行党委根据彝族家支文化特色,在全国首创“信用家支”,将个人征信变为集体征信、家支征信。

以“家支”为切入点,凉山农商行党委创新推出“农户+家支”“农户+家支+干部”等多种贷款担保方式,进一步完善信用评定“1+N”风控模式,广泛推进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工作,对信用村、信用户给予1-3个百分点不等的差别优惠利率,激励农户重信守信。目前辖内已有346个行政村蝶变为“零不良”的“信用村”。

多年来,四川农信通过“五级书记”引领,持续在深度贫困地区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和评定工作,通过提升信用环境助力脱贫攻坚。刚刚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三河村,不少家里都挂有四川农信授予的信用户牌匾,“贷”当地村民一起脱贫奔小康。

——加大对口帮扶战深贫。

十七节天梯,有的斜架着,有的靠在峭壁上,有的悬空搭着,时任凉山农商行昭觉支行支部书记张正浩及3名客户经理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身子,为对口帮扶的“悬崖村”送去便民金融服务……昭觉支行几届支部书记连续8年为“悬崖村”提供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让人迹罕至的地方也有“五级书记”的身影。

省农信联社党委派到甘孜州道孚县瓦日乡桌卡村担任驻村书记的朱永刚,找来省农科院博士,筹集20万元资金,新建20亩苹果试验基地,为该村确立高原糖心苹果的扶贫产业之路。

不仅是人的帮扶,还有机构的牵手。省农信联社党委实行内地一市州或城区农商行对口支援一个深贫县农信机构,推动20家行社与18个深度贫困县签订《金融扶贫开发合作协议》,累计向川西北高原地区、大小凉山彝区捐赠资金物资2915万元助力脱贫攻坚。

收官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针对凉山州这个影响全省乃至全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控制性因素,省农信联社党委及时组建督导组,实现专项巡视和“回头看”全覆盖。“五级书记”战贫战疫两手抓,紧盯凉山最后7个未摘帽县,啃下最后一块“硬骨头”。
 

新的起点,再启征程——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四川农信“五级书记”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

省农信联社党委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努力做好巩固拓展和有效衔接相关工作;“五级书记”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同心同力、同向同行,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如何巩固拓展?首先是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底线。

“扶上马,送一程”。虽然全省贫困群众已脱贫奔小康,但省农信联社党委快马加鞭不下鞍。持续精准对接已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易地搬迁户生产经营及后续融资需求,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单户最高额度由5万元提至10万元,单笔最长期限由2年提至3年,防止脱贫户返贫。

如何有效衔接?持续加大“三农”金融支持力度。

四川农信以助力乡村振兴为总抓手,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一系列决策部署,全方位支持‘三农’事业发展。”四川农信2021年工作会上,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艾毓斌清晰研判:要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要全面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助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围绕“川字号”特色农业培育,提升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要按照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的基本要求,加大对脱贫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这是四川农信新时代里的金融初心,也是新征程上的使命担当!

回望过去,四川农信“五级书记”秉持着一代代农信人“在农信、爱农信、干农信”的光荣传统,一路筚路蓝缕、一路栉风沐雨、一路砥砺奋进!

凝望现在,四川农信“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的实践,已经在这个春天,跟巴蜀大地的沃野山乡一起,见证了“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梦想!

展望未来,四川农信“五级书记”将继续在这片他们念兹在兹的土地上奔走耕耘,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责任编辑:李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