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农信资讯 > 媒体报道

组建农商银行凉山靠什么冲进三甲

2015-11-18 20:22:03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陈波 张学文  点击数:

近日,在凉山州农村信用联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凉山州联社”)基础上改制组建的凉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凉山农商银行”)挂牌开业。凉山由此成为继成都、攀枝花之后,全省第3个拥有市州一级法人农商银行的地区,同时,在全国民族自治州组建州一级农商银行的进程中也名列前茅。
    市州一级法人农商银行筹建须得到中国银监会批复,申请主体关键指标也须持续符合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准入条件。凉山,从全省而论经济不算发达,又属民族地区,在农商银行的组建上,缘何能跻身全省三甲?
    名单外的州联社“跑步”进入序列
    查阅四川省农村信用社2015年改制农商银行名单,凉山州联社并不在其中,那为什么又会在今年完成改制组建?
    “这完全是州委、州政府领导全力争取来的。”凉山州政府金融办主任曹吉奎告诉记者,2013年,州领导率州政府金融办、凉山州联社主要负责人多次主动向省政府、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银监局汇报凉山州联社改制的重要性,最终获得省政府首肯。
    2014年7月28日,省政府办公厅向凉山州政府下发办文通知,要求州政府在四川银监局、省联社的指导下,抓紧推进凉山州农村信用联社改制工作。省农村信用联社多位领导随即到凉山倾力指导。2014年10月10日,州政府召开视频大会,对快速组建凉山农村商业银行作出全面部署。此后,成立以州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金融办、人行、银监及国资、工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凉山州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工作指导小组,州委、州政府还与各县市政府签订改革专项目标责任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遗留问题不少 努力达到筹建“硬杠杠”
    列入计划之后,能否获批筹建,要看能否达到中国银监会的“硬杠杠”。
    最为棘手的是房产确权和不良贷款清收。
    由于农村信用社特殊的历史背景,凉山全州农村信用社的大部分土地、房产手续缺失、产权不明,统一为州联社后,全州尚有115处房产未办理相关权证,这就意味着这些房产并不一定能算作州联社的资产,影响申请农商银行准入条件达标。凉山州联社在2014年11月17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凉山农商银行筹建工作小组按照先易后难、先城后乡、先大后小的原则,落实专人与国土、规建等部门逐笔沟通对接,逐笔制定解决措施办法,解决这一难题。
    不良贷款清收,直接涉及农商银行准入条件中的不良贷款占比、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是否达标。筹建小组针对每笔不良贷款的风险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清收处置措施,深入贷款户家里逐户沟通,累计清收政府及公职人员不良贷款本金383.13万元,收回利息75.02万元。截至2014年12月31日,凉山州联社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等其他所有指标均符合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准入条件。同时,募集的10亿元股本金全部作为注册资本金,大大高于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的条件,并且能够满足开业后三年内资产规模扩张及资本监管要求。
    2015年6月11日,凉山农商银行筹建申请获得了中国银监会批复,凉山州联社改制组建凉山农商银行前期任务完成。
    改制组建完成 聚金融资源助当地发展
    未来凉山农商银行,将如何助推凉山跨越发展?

    挂牌开业第二天,记者来到德昌凤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这家公司对刚成立的凉山农商银行充满期待,管理层告诉记者,“凉山州联社从最初一年为公司贷款500多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000万元,有力地支持公司将优质菌类产品销往欧洲。如今凉山农商银行的成立,为公司提供更多信贷支持,为进一步扩大规模创造了可能。”
    与凤凰实业一样,德昌县王所乡洪发生态养殖公司法人代表贺勇也对凉山农商银行寄予厚望。他说,凉山州联社已向他放贷80万元,支持其将肉牛养殖规模扩大到120头,以后,他还想将规模扩大到400头,在这个过程中也一定离不开更多信贷的支持。“除了进一步为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还可直接为当地贡献更多税收。”曹吉奎说,凉山农商银行已是凉山的税收大户。
    企业家与政府的期待也是凉山农商银行的努力方向。挂牌当天,凉山农商银行与越西县政府签订《金融扶贫结对帮扶合作协议》,拉开凉山农商银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的序幕。凉山农商银行董事长冯宗连表示,凉山农商银行力争经过三至五年的发展,存贷规模达到800亿元,在更高层次上为凉山州“三农”、小微、县域经济提供更好更丰富的金融服务。
  

    申请
    2013年,凉山州提出州联社改制申请。2014年7月,省政府同意凉山州联社改制。
    达标
    2015年6月11日,凉山农商银行筹建申请获银监会批复。
    目标
    力争经过三至五年发展,存贷规模达800亿元,在更高层次上服务凉山州“三农”、小微、县域经济。

责任编辑:阿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