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农信人的“平凡之路”
2015-09-19 11:22:37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眉山市东坡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员工李忠华的爷爷李吉成及父亲李俊成,是辖内复盛分社的创办人和继承者。他们一家三代都是农信人,与农信事业结下了深厚的情结。随着社会发展,农信社体制改革,这种农信世家正在退出历史舞台,但是这个农信世家见证了农信社的历史。
今天,我们讲述他们的故事。
白手起家的“老农金”
李吉成,生于1914年。时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偏居一隅的眉山县也正在经历着洪水泛滥、军阀混战、物价飞涨的乱世。李吉成本人也许未曾想过,自己的人生画卷,将伴随农村信用社的历史渐次展开……
1949年建国之初,国家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鼓励和扶助广大劳动人民根据自愿原则,发展合作事业。于是,在城镇和乡村,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三大合作运动”轰轰烈烈迅速推开。1953年,当时还是复盛乡人民公社政府职工的李吉成被指派负责复盛信用合作社的工作。自此,李吉成一家三代人的命运与信用社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当时没有房子,我们就在复盛街上一户万姓人家开的饭馆里面,摆了一张桌子,加上一把算盘、一本账簿、一支笔,就开张营业了。”说起建社之初的情景,李吉成记忆犹新。
信用社成立之初的宗旨是“农民在资金上互帮互助”,即农民组成信用合作社,成为社员,社员出钱组成资本金,社员用钱可以贷款。“当时贷款都是贷一元两元,要么是买猪仔,要么是家里没口粮了,要么就是扯布制衣,邻里乡亲都很诚信,到期还钱,主要还是体现‘合作’二字。”李吉成说。
但是好景不长。1956年,复盛街道遭遇了一场特大火灾,大火烧了一天一夜。寄开在饭馆里的信用社也没能幸免,所有的家当被烧得精光。
“门市没有了怎么办?当时复盛信用社就我和另外一位姓庞的会计。我俩商量了一下,他砍家里种的竹子,我出木头,硬是就靠我们两个人,重又搭起了两间半房子。信用社又开张迎客了。”李吉成回忆道。
就在1956年,四川基本实现了“一乡一社”,农村信用社总数达到5912家,员工13046人,各项存款7026万元,各项贷款5683万元。当时的眉山县,从1953年8月第一家信用合作社——眉山县大石桥信用合作社成立起,到1956年底,也已实现了每个乡都有农村信用社的目标。
(图:信用社老网点)
(图:信用社初创时的社员证)
(图: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信用社存单)
时代洗礼下的更迭
老百姓的命运总是裹挟在大时代的洪流中,随着时代的浪潮跌宕起伏。
1959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人民公社信贷管理工作的决定》,决定把信用社下放给生产大队管理,成为信用分部,由生产大队和人民公社信用部双重领导。李吉成的职业使命自此又发生了转变。
“我当时上班,一般是赶场天就在信用社,‘寒天’(非赶集日)就下乡到生产队‘做活路’(做工)。我们下乡都是带着干粮去,从来不吃群众一顿饭。”李吉成说,“当时开会时,领导就说,信用社本来就是帮助农民摆脱贫困生活的嘛,一手抓工作,一手搞好生产,很正常。”这一年,李吉成带领复盛乡群众修建龙正大桥,干得热火朝天。也就是这次修桥,落下了老人的腰病。
也许正是年轻时期的经历,让李吉成到了如今100岁高龄时仍然保持着清苦的生活习惯,一辈子从未买过一双皮鞋,进而又影响了儿孙们。
1977年,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的李吉成光荣退休,儿子李俊成接过“交接棒”。“我父亲当时就对我讲了一句话:老汉儿(爸爸)在信用社上了一辈子班,从来没有犯过一点错误,你也不能去乱整。”李俊成自参加工作起,就在父亲一手建立的复盛信用社,勤恳地守护和壮大着信用社这份“家业”。
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恢复后,农村信用社由原来人民银行指导管理,改由农业银行领导和管理。“信用社既是集体金融组织,又是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1982年12月26日,眉山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正式成立,与农行信用合作股合署办公。
对于当时年轻的李俊成而言,无论大环境如何变迁,无论是会计还是出纳或是信贷员,他都牢记父亲的叮嘱,坚守自己的职业。对于复盛乡的乡亲来说,“大李会计”和“小李会计”成了信用社的标志。李俊成说,“那时候,我就想着不能给我父亲丢脸,再难也要搞好工作。”李俊成至今保留的“先进个人”等荣誉证书,就是明证。
等到1985年李忠华通过招工考试,参加信用社工作时,李俊成也同样把父亲的那句话送给了儿子。
时光荏苒。农村信用社由小到大、逐步发展,在风雨历程中积累经验,磨砺出骄人成绩。当年李吉成参与创建的复盛信用社,如今各项存款余额也已突破亿元;最初两间半用木板搭成的营业房,早已更替为窗明几净、整洁现代的营业厅,成为复盛街道上最亮丽的建筑。
(图:李俊成和孙子)
牵扯不断的农信情缘
当我们一行来到李中华家时,48岁的李忠华正捧着信用社SC6000Z操作手册仔细研究。他说:“新系统上线要学的东西很多。现在比不得年轻人,只有多看书,慢慢学。”李忠华正经历着爷爷李吉成不曾想象的农信飞速发展——
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办法,将信用社改为“农民自愿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同时信用社与农行脱钩,重新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2005年,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2007年,东坡区联社统一法人……在一轮又一轮改革浪潮中,包括东坡区联社在内的四川农信进入一个稳健经营、深化改革、飞速发展的利好时期。
“爷爷到信用社取钱,都简直搞不懂了。他只是说,现在太先进了,办理速度快,全是电脑,高科技……”孙儿李忠华说。现在四川农信不仅是发展速度快,发展方式、运作模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银行卡零时代到金融自助机具入村入户;从“与农共舞”到“城乡并重”;从纯手工到SC6000Z系统;从流程银行建设到“大平台+小银行”……四川农信进已经迈入建设现代金融机构的新阶段。
2007年,东坡区联社开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各方良才纷至沓来。李吉成的曾孙也是其中之一。“我与信用社仿佛有一种宿命般的感情,从懂事到现在,耳濡目染的都是信用社的事,一听说信用社要招聘,我就来了。”但天未遂人愿,经连续报考,李吉成的曾孙终因几分之差,与信用社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一家三代与农信社的渊源也许就此隔断,但对信用社的深厚感情,以及父辈身上农信人务实、认真的精神,已深深烙印在李吉成曾孙心上……
2014年末,四川农信又传捷报——各项存款余额率先在全省突破1万亿元大关,存款存量和增量遥居全省银行业第一位。“百岁老人”李吉成的一生,见证了四川农信从“饭馆里的一张条桌”到四川“最大银行”的“光荣之路”。而正因为有不知多少个平凡的“李吉成”“李俊成”“李忠华”的默默耕耘,农信这条“光荣之路”才得以实现梦想、实现飞越,不断创造历史!
(图:三代证书)
后记:
就在我们编辑组采访李吉成老人后不久,这位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老人安祥地离开了我们。回想起采访时,老人虽然气虚语缓,但忆起往昔峥嵘岁月,那沧桑面庞上的细微变化仍叫人动容。
人达百岁期颐之年实属不易,一个企业要想成为百年老店也更为艰难。60多年来,一代代农信儿女接过“老农金”们的旗帜,从田间陇头到街巷社区,以敢于担当、踏实守信、荣辱与共、奋勇争先的农信精神,传承和发扬着农信事业,以不负老一辈农信人建社、创业之初的艰难与梦想。
责任编辑:宋瑞